你,敢作夢嗎?
身為一位台灣的登山者,我們總是習慣於不敢作夢,不敢建立夢想中的攀登目標,不敢實際追尋心中的攀登目標,因為許多因素,能力不夠、經驗不足、缺少贊助、缺乏勇氣…等等,不知道七頂峰計畫,是不是能夠對於這樣的「作夢困境」提供一些養分與啟發?
攀登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計畫,在歐都納正式提出之前,在台灣可能沒有幾個人曾經認真想過(或者幻想過)這樣龐大的攀登夢想與計畫。先不論其攀登困難度,光是七次遠征攀登所必須支出的費用,以及短時間內七次遠征所必須付出的時間成本,都是一再讓人不敢作夢的「正當理由」。甚至,更多的人可能連世界著名的「7 Summits」挑戰都沒有聽過。
但是,歐都納七頂峰團隊出現了,到目前為止不但已經以自力攀登的方式成功登頂了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與南極洲的最高峰,更在日前的訓練攀登中,以台灣首次的無氧、無協作、阿爾卑斯方式登頂8201公尺的世界第六高峰卓奧友峰。
事實證明,台灣的登山者一樣可以大膽作夢的!夢想並非遙不可及,但也絕非唾手可得。七頂峰計畫從一開始啟動以來,就須不斷面對行前規劃、攀登計畫、國際聯繫、自主訓練、團隊磨合、攀登策略、裝備改進、惡劣天候以及個人狀況等等許多接踵而來的各式挑戰,但是,我們可以一一圓滿的解決。
夢想的可貴,就在於它看起來似乎遙不可及,但卻又似乎有實現的機會。
夢境的實現
在惡劣的天候影響下,南美阿空加瓜峰的攀登,攀登隊總共進行了四次的攀登嘗試,才順利讓四位隊員成功登頂。出發前也曾經討論過攀登「波蘭冰河路線」的可能性,雖然後來因為考量安全性問題而改爬傳統路線,但是在討論攀登方式的過程中,已經可以看出大家逐漸敢於作夢的勇氣。最後,不但黃致豪以獨攀與快速攀登的方式成功登頂這座南美最高峰,創下台灣登山界的創舉之外,伍玉龍、江秀真與謝穎泝,也分成二支超小型的攀登隊,在沒有嚮導與挑夫的條件下,成功登頂阿空加瓜峰。
不知道以沒有人注意到,這樣的攀登方式與成果,已經與傳統的台灣遠征有明顯的不同了。姑且不論這中間的好壞與對錯,但是我們可以看見新一代的登山者,以及新一代的夢想與夢想家,逐漸有些輪廓?
北美最高的第拿里峰,七頂峰團隊同樣採用沒有嚮導沒有挑夫的完全自力攀登方式,從事前的規劃籌備到實際的攀登執行,全部由隊員自行承擔。隊員必須自己熟悉阿拉斯加的冰河環境,以雪橇托運超過五十公斤的物資攀越冰河,並安排與執行逐營進行物資運補與高度適應的策略與行程,進行冰河裂隙通過的繩隊攀登與墜落救援,最後也是在連續的風雪之後,甚至搶在國外隊伍之前率先開路,完成全員登頂的難得紀錄。
大洋洲最高峰的卡茲登茲峰,一個台灣人完全陌生的地方,由於當地政經局勢異常複雜,不得不聘請當地嚮導行,攀登隊隻身前往重兵駐守的戰區,歷經荷槍實彈的恐怖威脅之下,爬了連續五百米的大岩壁之後,面對不同於冰雪地的攀岩環境,同樣是創下全員登頂的紀錄。
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峰,一個台灣人想都不敢想的地方~南極大陸,攀登隊完成事前的規劃與聯繫,再一次全員成功登頂這個全世界最冷的地方。
而在最近的一次,世界第六高峰的訓練攀登,七頂峰攀登隊在出發前就決定將以無氧、無協作的方式進行攀登,而在實際攀登過程更以「阿爾卑斯式」的攀登型態,完成台灣登山史上首次的無氧無協作阿爾卑斯方式成功登頂八千公尺巨峰的紀錄。
這些過程,或許在以前都可能是只能在台灣登山者的夢境中出現,現在全部都一一被歐都納七頂峰團隊所實現了。這樣講的意思不是要說七頂峰團隊有多麼厲害,而是要突顯出,「夢想是可以實現的」,以前我們不敢想的,現在都有實現的可能了,那我們還有什麼夢是不敢去作的呢?
你和我們一樣,只要勇敢努力追夢,一定可以做到。如果台灣的攀登者可以完登世界七大洲的最高峰,通過世界各地高峰的考驗,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前往更多的地點來追尋夢想?如果台灣的攀登者可以無氧無協作阿爾卑斯登頂卓奧友峰,那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攀登或開創更多不一樣的路線?夢境是無限寬廣的!
與夢想的距離
然而,並不是Tomaz Humar做得到,就代表我們也做得到,並不是伍玉龍做得到,就代表我也做得到,要實現我們的夢想,仍然必須付出代價,追上我們和夢想之間失落的距離。然而,在七大洲的夢境逐一實現之際,相信我們能夠更加務實,也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們與夢想之間的距離究竟是多遠。
與體力之間:我們真的做好準備了嗎?我們是否真實了解在高海拔的攀登環境之下,在無氧、無協作的阿爾卑斯攀登方式之下,我們必須儲存多少的能量才能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已經真實認識到高海拔環境的氣候狀況、生理反應、生理需求與一般環境的差異了嗎?我們真的知道如何儲備高海拔攀登所必須的體力了嗎?我們真的決定投入更巨大的付出,完成適當的訓練方式與份量了嗎?
與技術之間:我們真的已經知道在這樣的挑戰之中,我們必須具備怎麼樣的技術了嗎?尋找路線的能力、擬定高度適應與攀登策略的能力、在高海拔先鋒攀登大冰壁架設固定繩的能力、在強烈暴風雪中建立高地營地的能力、判斷天候與雪崩危險的能力……。我們已經踏出一小步,然而與這些曾經非常不熟悉的環境與技術,我們究竟還距離多遠?
與心理之間:探險性的攀登活動,無可避免的必須面對更高的風險,我們已經準備好在心理上承受這些不可承受之重了嗎?面對可能發生的凍傷、失蹤甚至死亡,我們的心理與情感,已經有所準備了嗎?或許我們曾經輕輕的觸碰過這個議題與保險給付,但是如果想要前往更高強度的夢境,是否能夠承擔伴隨而至的更高風險?
與財務之間:七頂峰計畫有歐都納公司與其他贊助商的全力支持,才能面對每次攀登動輒數十萬、數百萬的驚人費用,這絕對是一個登山界與產業界雙贏的絕佳典範與難得的機會。但是,我們是否真的非常珍惜這樣的一次合作機會?如何讓登山者與企業獲得的正面效益最大?如果這一次的效果不理想,有可能出現下一次的機會嗎?為何企業願意出錢讓登山者的夢境實現?如何拉近登山者與企業之間的落差?如何擬定可執行的完整企劃書?如何讓攀登的效果產生最大的影響?除非你是億萬富翁,否則登山者不可避免的必須進入社會之中,尋求支持。
與文化之間:面對台灣社會對於攀登的壓力與刻板印象,你是否想過核心的價值?在歐美國家或許相對比較正面去看待勇於挑戰極限的登山者,但是面對文化不同的台灣社會,我們要如何讓人們更容易的看見探險的正面價值?策略、方法與工具是什麼?
有好一段時間以來,或許我們都未曾啟動過作夢的能力,以及實現夢境的能力。而如今,或許感覺好像有跨出了一小步出去了,「距離」才會變得真實,而且產生意義。然而,也正因為有了這樣真實而具體的「距離」可以抓取和估算,我們才終於又有了真正往前走的相對感。
看起來,好像一個全新世代的攀登之夢正要啟動,歐都納七頂峰攀登隊只不過是這齣夢境的第一幕場景與開場白,但是,當我們勇敢的完成的第一場的呈現,我們還會有第二場、第三場…..的出現嗎?
背上背包,勇敢的走出你的夢境之路吧!
(本文發表於2008年全民登山論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