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發聲,也為台灣登山界發聲!

前天9/26歐都納七頂峰攀登隊舉行了大洋洲台灣隊首登回國記者會,現場數一下總共有七台的電視攝影機,對於台灣的登山界來說,這應該是一個很大的場面了,雖然我沒有去計算最後有幾家電視台的新聞有播出相關新聞。

台灣的登山界長久以來一直是習慣於沉默的,或許是登山人不喜歡上鏡頭或者不善於說話吧?不過,一旦登山新聞出現在電視上,卻常常是以人失蹤或有人傷亡的消息,最後則以「耗費社會成本」的結論收場。其實,登山活動應該還有更多正面的價值與意義才是。

除了登山或探險活動本身特有的高風險之外,登山運動帶給社會或個人的教育意義與象徵意義,常常是許多其他國家希望推廣的價值。畢竟,許多社會對於勇於挑戰,勇於追尋夢想的勇氣與創意,會認為這是推動社會前進的原動力,而各國勇於挑戰的登山家,更被視為國家的精神象徵,凸顯國家不屈不撓堅忍卓越的進步形象。

第一位登上聖母蜂的希拉瑞,後來被冊封為爵士,第一位無氧登上聖母峰的梅思納,更是義大利的國寶,第一位完成全球探險大滿貫(14座8000,七大洲最高峰加南北極)的朴英碩,更是韓國人的英雄。甚至連對岸的中國大陸,最近有三位藏族登山家完成十四座八千公尺的攀登,也是透過國家的媒體,視為國家英雄。甚至對岸的大學生發生山難,報紙也是讚揚他們勇於挑戰的精神,而非一味指責。

有人說,我們也有台灣之光王健民啊!是沒錯,不過畢竟棒球運動的領域和登山探險的領域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因為登山探險者面對的不只是勝投或敗投,更是生死的一線之間。探險家在生死之間做出抉擇的智慧與勇氣,毋寧是現代社會逐漸遺忘的故事。

台灣七頂峰攀登隊已經走過世界五大洲,在南美阿空加瓜的艱困風雪之中,連國外好手都豎起大拇指,認識到台灣隊的能耐,在北美的第拿里峰,率先在風雪過後,在所有國外隊伍之前開路前進,全員登頂後仍有餘裕,還一路協助盲人隊伍通過冰河裂隙。

我想,他們已經很成功的為台灣發聲了,在世界的五大洲,有更多人看見台灣登山者的能力與價值。雖然,認識他們的台灣人卻是少之又少...。

或許,台灣的媒體朋友也漸漸看見七頂峰攀登隊對於社會的價值,在所有人追逐於紅塵名利的時候,還是有些人,執著於自己的夢想,藉由攀登的過程,希望傳達一些什麼...。

一些純真的價值吧,最簡單的,一種希望突破的動力?你說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