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 10/2,台北—香港—肯亞
轉機、轉機、轉機,要來到坦尚尼亞這個國家,還真是一路波折。尤其我們搭乘的肯亞航空,竟然在曼谷停留了將近五個小時,原本只是停一小時,結果要起飛的時候,因為引擎問題,所有人在飛機上枯坐了二個多小時,抵達肯亞奈洛比機場已經比預定時間晚了甚多,還好司機很有耐心沒有放我們鳥。
第二天 10/3,肯亞—坦尚尼亞—阿魯夏
在爬完位於高緯度的厄爾布魯斯峰之後,由歐都納公司全力贊助的世界七頂峰臺灣攀登隊,這次來到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之最,一座矗立在一望無際非洲莽原之間的巨峰,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海拔5895公尺。
在經過長達十七小時的飛行之後,臺灣七頂峰攀登隊在10/3順利抵達肯亞首都奈洛比機場,再經過五個小時在非洲莽原的轉車過程中,野性的非洲已經 迫不及待展現它的豐沛生命力,各種野生動物漸漸出現在車行的路上,包括駝鳥、非洲角羚、駱駝、班馬,皆肆無忌憚在路邊覓食,讓人不禁忘記在現在的世界中, 看到野生動物其實是一件難得的機會。
一路上除了不斷讓人驚豔的野生動物之外,漫步在莽原之中的馬賽族人則是另一個讓人感到神秘的文化景觀。黝黑的皮膚外罩著紅色系的沙龍布,或許一人或者全家,沿著一朢無際的莽原走著,和坐在巴士上的我們形成強烈對比。
下午攀登隊抵達攀登吉力馬札羅山的大本營,阿魯夏(Arusha)。隊員們在進行裝備整理的同時,一邊討論之後的行程一邊養精蓄銳,希望攀登過程順利。
第三天 10/4,阿魯夏--Machame登山口—Machame Camp
在這裡爬山,除了與野生動物的接觸外,最令隊員不可思議的就是初次接觸的英式貴族的攀登法,浩蕩的挑夫群及每天如古典玫瑰園式的用餐,都令隊員嘆為觀止。
第四天 10/5,Machame Camp—Shira Camp
今天攀登隊離開了海3000公尺的熱帶雨林區,向上攀升800公尺高度,抵達更加寒冷的高山莽原地區,夜間溫度達到零下二度,高山的感覺,逐漸增強之中。
早上從Machame營地出發之後,高大的熱帶闊葉樹似乎在剎那間就變矮、變瘦了,而天空,也在突然間,冒出濃密樹冠的遮蔽,浮出在一望無際的雲海之上,四周群山,吉力馬札羅主峰、美露山與席拉山等,完整展現在攀登隊員的眼前。
今天的行程,就在這樣的開闊之中,走過吉力馬札羅的眾神花園。巨大的冰淇淋樹Senecio,是今天最令人驚豔的生態景觀,將近三公尺的身高,加上集中在頂端的大葉子,散落在高山莽原之間,讓非洲的熱帶高山氣息,展現無遺。
Shiira營地四周,散落無數的火山熔岩巨石,熱愛攀岩的謝穎泝與黃致豪等隊員,無法克制他們發癢的手指,跑去抱石了整個下午。
第五天 10/6,Shira Camp—Baranco Camp
七頂峰臺灣攀登隊今天從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海拔3800公尺的Shira高原順利攀登至4400公尺的Lava Tower進行高度適應,於下午紮營在3850公尺的巴蘭卡谷地〔Baranco〕,所有隊員高度適應皆相當良好,明天將推進至攻頂前的最後營地。
而西南壁上垂掛的冰河,則為巴蘭卡谷地帶來豐沛的水源,孕育出巴蘭卡獨特而豐富的生態環境。其中又以Senecio與Labelia這二種植物最具特色。在經過了一天在四千公尺高度的高山寒原之後,巴蘭卡充滿生機的景象,有如在沙漠中的綠洲,無數高大的Senecio樹,其實仍然是草本植物,畢竟 在這樣的海拔高度,木本植物早已無法存活。它以其特有的姿態,羅列在這座四千米的空中綠洲之間,甚至在部分地區還形成絕無僅有的巨大Senecio森林。 而底層則散佈著宛如大型蓮花般的Labelia,午夜的時候,粉紅色的花朵將悄悄佔據整個巴蘭卡谷地。
今天也是臺灣的中秋節,皎潔的月亮剛好照映在吉力馬札羅山西南壁的冰河上,大家雖然沒有月餅可吃,但是在攀登團隊成員彼此相濡以沫,加上當地嚮導挑夫的熱情招待,吉力馬札羅的中秋夜,令人難忘。
第六天 10/7,Baranco Camp—Barafu Camp
由歐都納贊助的世界七頂峰臺灣攀登隊,今天繼續沿著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的南壁腰繞,抵達海拔4500公尺高的Barafu營地,明天凌晨強進行最後的攻頂行動,嘗試登上這座5895公尺高的非洲第一高峰。
除了強風之外,海拔四千五百公尺的高度,也讓此地的溫度在夜晚急速下降至攝氏零下八度以下,低溫加上強風的風寒效應,讓攀登隊員的體感溫度達到零下十度以下,對於身處赤道的隊員來說,實在是一件難以想像的事,而這正是吉力馬札羅山最獨特的魅力所在。
吃完晚飯之後,所有人皆早早進入帳棚休息,因為明天的攻頂將于凌晨十二點出發,大家皆希望把握住這最後的休息機會,養精蓄銳,希望明天能夠看見這座赤道巨峰的廬山真面目。
第七天 10/8,Barafu Camp—峰頂—Mweka Camp
半夜十一點起床吃早餐,昨晚帳篷被風吹的劈啪作響,不曉得這樣的天氣是否適合攻頂?不過十一點一到,嚮導們
我也因為這樣的大意,根本就沒有帶羽絨衣來,只穿了件薄薄的Pile,加上Gore-Tex外套,攻頂前甚至連雨褲都懶得穿上,哪裡知道在吉力馬札羅會遇到零下三十度的溫度?不層間斷的強風,根本讓我連停下來穿雨褲的機會都沒有,只能硬著頭皮保持前進,雙手雖然已經帶上了手套(一層厚的PP加上一層防水外套,根本就沒有帶厚的保暖手套來!),仍然是凍得受不了,只能放在口袋裡保暖。負責DV攝影的致豪,由於必須偶而將手套脫下來操作機器,登頂下來,手指已有輕微凍傷現象。
根據其他隊員登頂後的分享,他們在五點抵達火山口邊緣,六點抵達Uhuru頂峰,雖然日出之後天氣友稍微好一點,不過由於一整夜與強風的奮戰,大家都顯得筋疲力竭,而山頂上也因為強風的低溫,全部變成一片雪白。沒有人在山頂以心情好好欣賞風景,連拍照的時間也只有短短幾秒鐘,就要趕快下撤了,畢竟實在是太太太冷了。大概八點左右,伍玉龍早早回到營地,而最後面的隊員則在九點半左右才完全抵達營地。秀真在回到營地,經過休息之後,看到我們說了一句名言「我覺得這個比爬聖母峰還難!」,她後來是借了伍玉龍的羽絨外套來穿,才順利登頂並回到營地,看到每一個隊員疲憊的神情,我想,秀真說得的確不假。
第八天 10/9,Mweka Camp—Mweka登山口—摩西鎮—阿魯夏
今天的重頭戲是發給嚮導團隊「小費」,有可能是文化上的鴻溝,我依據事前代辦公司的資料與建議數字,準備了基本小費,再加上隊員自己要再加碼的額度,理論上應該是已經相當豐厚了,不過不知道為什麼那些挑夫的臉色似乎看不太到滿足的表情就是了。搞定了小費的事情,所有嚮導、廚師與挑夫團隊,開始表演著名的「吉力馬札羅歌舞秀」,大伙在吉峰的背景之下,快樂地又唱又跳,畢竟這次也算是一次相當成功的攀登吧,明天大伙可以放鬆心情到國家公園獵遊去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