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路線上,選手必須穿著極地攀登的全副裝備,包括厚重的外套手套、雙重靴與冰爪,進行攀升器的重裝上攀,並通過中途的確保固定點,再下攀回到起攀點。


由於攀岩系統的操作不是臨時惡補就可以假裝的,平常是否有經常使用繩索系統與攀岩的技巧,在二條路線上的測試,立即可以看出每位測試者的基本功。對於常常攀岩的謝穎泝、黃致豪以及林佳欣而言,這樣的路線可說是家常便飯,而經常在山區進行救援任務的伍玉龍,對於繩索操作的熟悉程度有令人印象深刻。
至於以傳統登山為主,平常較少進行技術攀登的江秀真、楊世平等選手,則在岩壁上顯得較為生疏,不過努力拼戰的精神也令人讚賞。
上一站在雪山令人印象深刻的陳仲仁,因為平常沒有接觸攀岩活動,雖然擁有絕佳的體力,但一上到岩壁上,由於高度、技術的門檻,加上運用肌肉部位與方式的不同,下來之後,直說爬這一段岩壁,比跑一次馬拉松還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