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H作夢般的旅程~第三次的聖母峰集訓

昨天的凌晨三點,起床!往玉山前進。

今天的凌晨三點,我剛剛開車回到家裡。

結束了這個24小時的旅程,好像作夢一般,我們已經從玉山山頂走了一大圈回到家裡了。除了開車的七個小時,吃晚餐的二個小時之外,其餘的時間,都在走路。


昨天凌晨二點五十分,我的鬧鐘開始鬧了,很不想起床,不過還是得起來。位置是在水里的玉管處宿舍,三點整,已經整裝完畢,發現隔壁的伍大哥與致豪毫無動靜,連電燈都還沒打開...。沒辦法,前天晚上十點,伍們才剛剛結束關於聖母峰的一些討論,凌晨三點不想起床是很正常的事。

不想起床還是要較他們起床啊,凌晨三點半,基地營工友與七頂峰的四位隊員們,伍大哥、秀真、致豪和小泝,出發前往東埔的玉山登山口,凌晨四點半準時出發。

有了前一次的經驗,小泝這一次鐵了心打算緊著五大哥的腳步不放,二個人一轉眼就不見了,秀真還是維持她一貫的風格,穩紮穩打的走在最後,而致豪因為是第一次嘗試這樣的行程,一開始可能比較保守,並沒有跟小泝一樣一開始就衝刺,再距離秀真不遠的前面以自己的速度走著。

基地營工友呢?有了前一次的經驗,我也打算一開始就近可能的加快速度,以免到了下午因為體力的耗盡,疲憊加倍,時間也將加倍,不過,因為交通的關係,我這次只預計走到八通關就原路回到東埔開車,上到塔塔加去接應他們。

大概以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我盡可能的往前,希望能夠比上一次更早抵達觀高和八通關。大約在10K的位置,致豪終於超越我,而我抵達關高時,時間是早上九點零七分,好像沒有比上次快多少(大概十分鐘吧?),致豪大概比我早到五分鐘吧,秀真則在我後面五分鐘。

後來問小泝,才知道他與伍大哥抵達觀高的時間是早上八點....。14公里的路程,我走了4.5小時,他們只走了3.5小時。換算了一下,我的速度平均是3.1公里/h,小泝與伍大哥則是4公里/h,看得出來這其中的差異,關鍵就在於「續航力」,也就是耐力的持續力。因為我在一開始走的時候,速度大概還可以維持在每小時四公里的速度,但是隨著路程與時間的增加,體力可以感覺到明顯的有消耗,速度也有明顯減慢。

還是有很大的落差。不過至少可以知道問題與差異是在哪裡,而不會一位的只怪「基因」或「心臟」的問題。

走到八通關已經十點半了,本來秀真還說想和我一起下山,好在後來還是撐下去繼續往前,結果大概在下午三點就登頂玉山了,時間足足比上次快了一個小時。小泝的差異更大,上次四點才登頂玉山,下到塔塔加已經晚上八點半,這一次在下午一點半就登頂了,下到塔塔加才下午四點半,整整比上一次快了四個小時,可見上次真的是在混....。

致豪第一次走也走得不錯,大概在三點半登頂玉山,下到塔塔加是晚上七點,因為中間切到了老濃溪溪谷還浪費了一些時間體力。至於伍大哥,這一次他說狀況不是很好,走到荖濃溪營地前,先睡了一個半小時午覺等小泝和致豪,下午一點抵達主北鞍部,先去登北峰,再登主峰,下到排雲四點,後來與致豪一起從排雲下到塔塔加。感覺沒有有上一次的驚人速度,不過可以看得出來其實並沒有盡全力在衝。

從十一月開始,每個月七頂峰攀登隊總會安排一次這樣的集訓,目的其實也不在於真的能夠從一次的攀登中獲得多少的訓練價值,不過透過大家一起攀登的過程,不但可以增進彼此默契,更可以瞭解彼此的差距,從而督促自己在平常的自我訓練。

不過有人說玉山爬到煩了,但是我後來算了一下,從東埔海拔1100公尺的登山口出發,一直上到3952的玉山主峰,海拔垂直攀落差高達2852,將近三千米的落差!想一想大概也沒有其他的路線可以獲得這樣的效果了(這樣「操」的效果...)。

不過或許再研究一下,看有沒有距離台北比較近的路線也可以有類似效果,至少換一下環境,大家的心情也會比較新鮮囉!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您好我是個愛爬山的山友,想請教一下,你們這次集訓的背包大概都多重阿?因為重量將關係直接影響到速度....還是說幾位都是輕裝@@"????

Base Camp Worker 提到...

這次的訓練還未進入重裝的階段,大家都是只背負單日的裝備,大約十公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