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南極,感覺和台灣沒有一點關係?不過,這一段在南極發生的可歌可泣的探險故事,可是全世界的人都能朗朗上口的共同語言哦!
提到南極,就一定得提到歷史上著名的南極點競賽,在二十世紀初,歐洲列強為了顯示過人的國力與驕傲,對於南極的探險,成為許多強國與探險家追求的目標。結果,第一位成功抵達南極點的是挪威探險家Roald Amundsen所率領的探險隊,他搭乘號稱歷史上最強壯的木造船Fram,於1911年的12月14日,成為第一位踏上南極點的人類。
在歷經第一次嘗試的失敗之後,Amundsen在1911年10月19日再一次從南極大陸著名的羅斯冰棚(Ross Icshelf)出發,一路向南推進。11/15,探險隊抵達橫亙南極大陸的「中央山脈」(Trans-Antarctica Mountains),花了四天的時間進行困難的冰河攀登之後,順利抵達南極點高原(Polar Plateau),在宰殺了24隻隨行的哈士奇雪橇犬之後,探險隊解決了糧食問題並留下回程的儲糧,得以繼續前進。
接下來的行程,天候與地形變得更加惡劣,酷寒加上強風,讓行進速度大為減緩,再加上恐怖的冰河裂隙,探險隊在12/7順利通過之前由另一位探險家Shackleton創下人類最接近南極點的紀錄,南緯88度23分,距離極點只剩下180公里。
終於,在1911年的12月14日,這支由Amundsen率領的挪威五人探險隊和16條哈士奇犬,成功抵達南緯90度的南極點,成為第一支踏上南極點的人類隊伍!
一個是成為英雄的喜劇結局,另一個是全軍覆沒的悲劇收場,這二次同一時間同一目標的探險,天差地遠的結果,已經變成日後探險家(也是登山家)最經典,卻也最寶貴的教科書之一。
成功與失敗之間,唯有生死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